成语意思:比喻极其渺小。
成语出处:清·各邦额《夜谭随录·宋秀才》:“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,真如恒河一沙,沧海一粟。”
成语意思: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。
成语出处:明·袁宏道《由水溪至水心崖记》:“四面峰峦如花蕊,纤苞浓朵,横见侧出,二十里内,秀蒨阁眉,殆不可状。”
成语意思:恒河:南亚大河,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。佛教语,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,无法计算。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
成语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夫死生转毂,因果循环,如恒河之沙,积数不可以测算。”
成语意思:谓官服盛装。
成语出处:清·钱谦益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》:“其犹子总戎弘玮、弘场及诸孙十二人,谋相与罗长筵,考钟鼓,横金拖玉,称百年之觞。”
成语意思:同“横征暴赋”。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,州县疆界,本国横科暴敛,民少官多,刑罚不一,若止依本俗行事,实难抚治。”
成语意思:亨嘉: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。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亨者,嘉之会。”
成语意思:形容费尽心思。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
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於心,衡於虑,而后作。”
成语意思:多方阻挡。
成语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不想舅太太只管这等横拦竖挡的说着,他一积伶,到底反底下那几个字商量出来了。”
成语意思:衡门:横木为门;圭窦:在墙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。形容住所极其简陋
成语出处:清·汪琬《答安轩记》:“衡门圭窦之屋亦可以居。”
成语意思: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徐泰吉找死》:“一个太平军冲到他身边,他以为是他的部下,还横眉瞪眼的叫:‘打、打、打!’”
成语意思: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同“横眉努目”。
成语出处:南宁《检验工叶英》:“[废品]好像是唉声叹气,抱怨自己的主人,又好像是在横眉瞪目地指责自己的主人。”
成语意思:横眉:怒目而视;千夫指:众人都指责;孺子牛:甘为为人服务的人。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,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
成语出处: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
成语出处:鲁迅《自嘲》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成语意思: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师飙等《金戈铁马少年时》第五章;“辛弃疾、贾瑞、飞烟、金福仗剑立于帐口,一个个横眉怒视,杀气逼人。”
成语意思:耸眉瞪眼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后蜀 何光远《鉴戒录》卷十引陈裕诗:“横眉努目强干嗔,便作阎浮有力神。祸福岂由泥捏汉,烧香供养弄蛇人。”努,一本作“怒”。
成语意思:眉毛横竖;双目怒睁。形容强、凶狠的神情。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不一时,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,早进来了横眉怒目,挺胸凸肚的一群人。”
成语意思: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二四章:“白占魁横眉立眼,凶狠狠地要去赶车。”
成语意思:愤怒、轻蔑的样子
成语出处:李季《周总理啊,大庆儿女想念你》诗:“横眉冷眼不怕鬼,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?”
成语意思:愤怒、轻蔑的样子。同“横眉冷眼”。
成语出处: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三章:“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‘走’,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。”
成语意思: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:“三三两两的打手,都横眉立目,短打扮,随时进来往后院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