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:描:摹写或绘画;鸾:凤凰鸟;刺:刺绣。指精于刺绣
成语出处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由房》:“作赋吟诗,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;描鸾刺凤,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。”
成语意思:指精美的手工刺绣。泛指古代女红。亦作“描鸾刺凤”、“描龙刺凤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七回:“不拘描龙绣凤,样样皆精;琴棋书画,般般都会。”
成语意思:描:绘画。形容妇女喜欢打扮化妆
成语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,习学弹唱,就会描眉画眼,傅粉施朱。”
成语意思:眇眇:辽远;忽忽:印象模糊。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
成语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眇眇忽忽,若神仙之仿佛。”
成语意思:说不出其中的奥妙。形容事情非常奇怪,说不出道理来
成语出处: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然而看他前两回来买东西,所说的话,没有一句不内行……想来想去,总是莫名其妙。”
成语意思:辽阔无际的样子,也指模糊不清楚
成语出处:明 刘基《六幺令》词:“追寻畴者,愁如流水,渺渺茫茫趁潮汐。”
成语意思: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
成语出处:清 冯桂芬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距今只二十余年,惟以工员四散,军兴多故,遂邈如旷世,知之者绝少。”
成语意思:同“邈若山河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鲁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邈若河山,恨何如也!”
成语意思:形容奇异怪诞之极。
成语出处:明·可观道人《序》:“墨憨氏补辑《新平妖传》,奇奇怪怪,邈若河汉,海内惊为异书。”
成语意思: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今日视此虽近,邈若山河。”
成语意思:渺然:微小的样子。孤孤单单一个人。形容力量微小
成语出处: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
成语意思:妙手:技能高超的人;丹青:绘画的颜料,比喻绘画的艺术。指优秀的画家。
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‘登高送别图’,在会诸人,都做了诗。”
成语意思:描画鬼神,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序》:“描神画鬼,毫无对证,本可以专靠了神思。”
成语意思:妙:绝妙;妙手:指技能高超的人;回春:使春天又重新回来;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;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。
成语出处:唐 司空图《诗品 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,俱道适往,着手成春。”
成语意思:指小偷,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。
成语出处: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玉公子》:“昨有妙手空空,伏兄卧室,窥伺久矣。”
成语意思:庙算:庙堂的策划。指朝廷的重大决策非常高妙
成语出处:《清朝野史大观·两大文章》:“伏惟我皇上庙算如神,兵威丕振。”
成语意思:技术高超的人,偶然间即可得到。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出于灵感,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。
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文章》诗: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粹然无疵瑕,岂复须人为。”
成语意思:形容智谋无穷,善于洞察形势,计策得当。
成语出处:宋·赵佶《念奴娇》:“妙算神机,须信道,国手都无勍敌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刻意模仿,毫无新意
成语出处: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阮亭之意,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,而后谓之窥盛唐乎?”
成语意思:庙堂:朝廷;伟器:大器。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栋梁之材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真乃天下英雄,诚为庙堂伟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