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:限量:限定止境、数量。形容前程远大。
成语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6回:“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。”
成语意思:以之表示避免嫌疑。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成语意思:掀:翻腾。形容风大浪高。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成语意思:指出兵之前,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。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。
成语出处:林占财《森林中的远征》:“是的,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,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,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!”
成语意思: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,怕赶不上别人,抢先动手。多用作谦词。同“笨
成语出处:元 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[三末云]:二哥,你得了官也。我和你有个比喻,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鸟先飞。”
成语意思:抱:存在心里;抱屈:受委屈;衔:含;衔冤:含冤。指心怀委屈和冤枉
成语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》上卷:“这三个功臣,抱屈衔冤,诉于天帝。”
成语意思:夯:同“笨”,愚钝;雀:山雀,麻雀。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,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成语意思:指竞争高下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》:“孟起兼资文武,雄烈过人,一世之杰,黥彭之徒,当与益德并驱争先,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。”
成语意思:避让:辞职的谦词;贤路:贤才仕进路。辞官退隐,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愿归丞相侯印,乞骸骨归,避贤者路。”
成语意思:①平平淡淡;普普通通。②指冷言嘲笑。
成语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。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。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正是八仙过海,独自显神通。”
成语意思:八仙:传说的仙人,即汉钟离、张果老、吕洞宾、铁拐李、曹国舅、韩湘子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。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办法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正是八仙过海,独自显神通。”
成语意思:褒:褒奖,称赞;遏:抑止,阻止。赞扬贤良,阻止邪恶
成语出处: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铭序》:“公之文章,大抵以立宪诫世,褒贤遏恶为用,故议论最长。”
成语意思:嫌:嫌疑;守义:保守道义。避开嫌疑,保守道义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3回:“今主公避嫌守义,恐失众人之望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周密布置。
成语出处: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,步线行针待哄谁?又不是不精细,又不是不伶俐。”
成语意思: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。
成语出处: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,缝合唇送暖偷寒。”
成语意思: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论语 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,犹贤乎已。’”
成语意思:秕: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
成语意思:喻虽然力薄,亦当感恩图报。
成语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救金鲤鱼龙王报德》:“虽虮虱微忱,不敢上尘天听,而寸草衔结,思报洪恩。”
成语意思:摧:摧毁;锋:锋利;陷:攻陷;坚:坚锐。破敌深入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文苑传下 李翰》:“城孤粮尽,外救不至,犹奋羸起病,摧锋陷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