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摭

zhíㄓˊ

  • 读音zhí
  • 总笔画
  • 总笔画14画
  • UNICODE646D
  • 五笔RYAO|ROAO
  • 仓颉QITF
  • 郑码DTEU
  • 四角50037
  • 笔画顺序横、竖钩、提、点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基本字义

  1. 拾取,摘取:~拾。采~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 zhí 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庶声。字又作“拓” ,从手,石声。本义:有选择的拾取)
  2. 同本义 [pick up]
    1. 拓,拾也。陈、 宋语。— — 《说文》
    2. 摭,取也。— — 《方言一》
    3. 有顺而摭也。— — 《礼记· 礼器》
    4. 乃摭于鱼腊俎。— — 《仪礼· 有司彻》
    5. 犹拾遗于涂,摭弃于野。— — 《论衡· 逢遇》
    6. 摭紫贝,搏耆龟。— — 张衡《西京赋》
  3. 选取,摘取 [select;choose;pluck;pick]
    1. 摭我华而不食我实。— — 《法言· 问明》
    2. 往往摭《离骚》文而反之。— — 《汉书· 扬雄传》
    3. 又如:摭华(采摘其文章辞藻);摭裂(采摘细碎);摭实(摘取事实;据实)
  4. 挑剔;指摘 [censure]。
    1. 如:摭赖(挑剔诬赖);摭罗(挑剔、罗织)
  5. 搜集 [collect]
    1. 摭其阴事以奏之,太祖遂疑之。— — 《旧五代史》
    2. 又如:摭采(搜集采用)

国语词典

  •  zhí ㄓˊ 

〈動〉

  1. 拾起、摘取。
    1. 如:「摭拾」、「採」。
    2. 《文選· 張衡· 思玄賦》:「若華而躊躇。」
    3. 《儒林外史· 第二三回》:「若說做官,只怕紗帽滿天飛,飛到他頭上,還有人了他的去哩!」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??之石切。拓字重文。【說文】拓或从庶。【揚子· 方言】取也,????宋之閒曰摭。【禮· 禮器】有順而摭也。【疏】猶拾取也。【儀禮· 有司徹】乃摭于魚腊俎。【註】今文摭爲揲。【前漢· 司馬遷傳贊】至於采經摭傳,分散數家之事,甚多疏略。

又施隻切,音釋。亦與拓同。????見拓字註。

又職略切,音灼。義同。 本作摭。摭字原从????作。????,庶本字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pick up, gather
  • 德语:aufnehmen, aufheben ,auswählen, küren
  • 法语:recueillir

说文解字

拾也。陳、宋語。从手石聲。摭,拓或从庶。之石切

(拓)拾也。有司徹篇:乃摭于魚腊俎。俎釋三个,其餘皆取之。摘下云:拓果樹實也。儀禮摭古文作摕,此實非一字,因雙聲而異。陳宋語。方言:摭,取也。陳宋之閒曰摭。从手石聲。之石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(摭)拓或从庶。石聲、庶聲皆古音五部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 tʂʅ˧˥
  • 唐代读音: jiɛk
  • 日语读音: HIROU
  • 韩语罗马: CHEK
  • 现代韩语: 척
  • 客家话: [客英字典] chak7 zhit7 [台湾四县腔] zak7 tsiit7 [梅县腔] zhak7 [海陆腔] chak7 zhit7 [客语拼音字汇] za1
  • 粤语: zek3
  • 潮州话: ziah4
  • 中古音: 照章母 昔韻 入聲 隻小韻 之石切 三等 開口;
  • 上古音: 黄侃系统:端母 鐸部 ;王力系统:章母 鐸部 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