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癩

làiㄌㄞˋ

  • 读音lài
  • 总笔画
  • 总笔画21画
  • UNICODE7669
  • 五笔UGKM|USKM
  • 仓颉KDLC
  • 郑码TFRL
  • 四角00186
  • 笔画顺序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

国语词典

  •  lài ㄌㄞˋ 

〈名〉

  1. 病名。即麻疯。参见「麻疯 」条。
  2. 生癣或疥疮而使毛发脱落的状况。
    1. 如:「他因常年头上长癣,头发有一撮没一撮的,所以村子里都叫他『王癞子』。」

〈形〉

  1. 不好。
    1. 如:「东西有好有。」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落蓋切,音賴。【說文】惡疾也。【論語】伯牛有疾。【註】先儒以爲癩也。本作癘。

又【廣韻】盧達切【集韻】郎達切,𠀤音辣。與瘌同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leprosy, scabies, mange; shoddy
  • 德语:Krätze (S)
  • 法语:maladie de peau,lèpre,gale

说文解字

楚人謂藥毒曰痛瘌。从疒剌聲。盧達切

(瘌)楚人謂藥毒曰痛瘌。方言曰。凡飮藥傅藥而毒、南楚之外謂之剌。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。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。或謂之眩。自關而西謂之毒瘌。痛也。郭云。癆、瘌皆辛螫也。按瘌如俗語言辛辣。从𤕫。剌聲。盧𨔶切。十五部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 lĄi˥˧
  • 日语读音: KATTAI
  • 韩语罗马: LA
  • 现代韩语: 나 라
  • 客家话: [台湾四县腔] lau3 lai5 [客英字典] lai5 [海陆腔] lau3 lai5 [梅县腔] tai5 lai5 [陆丰腔] lai5 [东莞腔] lai3 [客语拼音字汇] lad5 lai4 [宝安腔] lai3 | lai5 | lat7
  • 粤语: laai3
  • 潮州话: nai6
  • 近代音: 來母 皆來韻 去聲 賴小空;
  • 中古音: 來母 曷韻 入聲 剌小韻 盧達切 一等 開口;來母 泰韻 去聲 賴小韻 落蓋切 一等 開口;
  • 上古音: 黄侃系统:來母 曷部 ;王力系统:來母 月部 ;